【录】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

2024年06月14日 bb新体育

  几年前观战长沙,一部收视率不高,豆瓣评分却至今没下9分的剧,以著名的长沙保卫战为情节背景。剧霍建华扮演的男主角顾清明是一位民军官,面对战争与牺牲,他反复吟诵的诗句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回。每每回忆剧的悲凉场景和诗句,我都心绪难。

  几年前一个深秋时节,一部纪录片冲天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影片记录着空军战士在抗战的爱恋荣耀与存亡。一个个优秀的年轻的鲜活生命,以永远的青春模样定格于蓝天白云之上。片最让人震撼的一句话是而万千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再往下便是看到一段梦想秀的视频。参加节目的两位老者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抗战老兵,均年过90岁,精神矍铄。他们的言语依然掷地有声,却一下子逼出了我的眼泪。因为他们对观众说道我们不怕死,就怕被你们遗忘了。

  我是和三位友人在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里观看这段视频的,当时泪眼婆娑的不止我一人。这是我第一次参观这个全唯一的民间抗战博物馆,第一次见到馆长吴先斌先生。那一刻,我想到了顾清明,想到了那些空军战士,想到千千万万理应被我们世代铭记的身影。

  这是一个完全由私人投资并运营十余年的纪念场馆,让你第一次真切触摸到民间记忆的威力与魅力。馆长吴先斌先生有着很接地气的亲和力,初见时很难将他与抗战这一厚重的主题有所勾连。然而当他引领我们走一件件鲜活的文物,讲述背后一桩桩的往事,无论是民众的苦难悲凉,义士的热血沸腾,抑或炮火的崇高爱情,都让人动容不已。

  民间抗战博物馆,可贵之处便是民间二字。没有大量文字说明的刻意引导,只让实实在在的历史实物传递那段岁月的血雨腥风。历史记忆需要多种视角的书写,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普通南京人的深刻记忆。

  十年斥资数千万用于自家博物馆建设的吴馆长,按他的话说,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后代。9岁时有次跟外公去汉门公浴室洗澡,老人告诉他日本人曾在汉门外杀过很多人。22岁他在南大电教馆工作,偶然接触到一部14分钟的美黑白无声纪录片,那一幕幕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场景的镜头令他震惊,又倍感恐怖。

  后下海经商的吴先斌,业余喜欢搜集古玩,其间便搜集到跟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史料,一下子唤醒了9岁和22岁的那两段深刻记忆。他捧着史料去向专家请教,才知道内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不仅时间上远远晚于日本,参与人员也仅限于学者。而在日本,普通民众都在研究这段历史。吴馆长并不讳言,当年是一种民族主义情结让他参与到对抗战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研究的。他直觉不能让有关这段历史的话语权掌握在施害者手上,也认为历史不能只存在于学术里,躺在故纸堆发霉。为了向生活寻找历史,不惑之年的他决定自己参与到历史的记忆去。

  于是在南京在,诞生了一个人创办的民间抗战博物馆,至今已收藏5900多件文物,4万多册图书,吸引了28万人次的参观截止2018年底。

  张纯如的父母过,捐赠了女儿的遗物。

  馆内珍藏 断头将军陈柱名片的消息被其遗孀得知后,百岁高龄的老人激动万分,颤颤巍巍地写下情真意切的五个字我爱陈柱。就在前几天,老人在澳洲过世,享年101岁。

  在我第二次去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恰巧遇到著名抗日将领廷珍的外孙女夫妇。他们专程从北京过,只因为从朋友处听说这里收藏了姥爷的一把佩剑。这样的机遇巧合里,我和温女士,以及她先生便聊了不少话。温女士当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外公的遗物会在一家民间博物馆里收藏着。是这里参观的朋友告诉她这一消息的。夫妇俩为此专程南京,捧着外公的佩剑,百感交集。温女士的外公郑廷珍将军在1937年的忻口战役战死沙场,年仅44岁。据温女士讲述,郑将军在卢沟桥事变后主动请缨上前线作战。在部队路过老家时,他跪在母亲面前,直言忠孝不能两全。郑将军去世后被民政府追赠为陆军将。1983年,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温女士的父母都是红色背景,所以她算是红二代。然而因为外公的缘故,他们家解放后在政治背景上多少受到了一些牵连。家族几代人的身份变迁,让她有困惑,也有思考。

  没有刻意引导,没有官方措辞。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文物背后,是一个普通南京市民对这个城市曾经灾难历史的追忆和思考。吴馆长曾历经千辛万苦,陪戴安澜将军的儿子赴缅甸寻找戴将军的遇难地祭拜,并斥资数十万在缅甸修建了第一座远征军纪念塔。 他们更用文字和影像追赶时间,访谈了1000多位抗战老兵。

  历史是客观进程,社会记忆则是主观建构。后者有情感因素和道德判断的介入,是有温度的。因此吴馆长说,自己的记忆和思索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一定都是真诚的。

  走进民间抗战博物馆,走吴馆长,你无法不为之动容。他们藏在这个城市的偏僻角落,等待的是更多人的关注。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上一篇:【自然】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表 下一篇:【热点】重要信息频道